(相关资料图)
2023年8月6日,河北省涿州市清凉寺街道马坊村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杀作业。 (视觉中国/图)
大灾之后必有大疫,这是所有国家对灾难发生后的普遍总结。灾情破坏和污染了环境,导致卫生条件变差,而且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处于应付状态,造成免疫力低下。在病原体增多(尤其是夏季洪灾时期)且免疫力下降时,容易致人患病。
灾后的疫病被视为次生灾害,但是,在时间点上,疾病并非只是在灾难后,如洪灾后发生,而是在洪灾中就会发生。《自然》杂志曾经对257名抗洪人员(56名病例和201名未患病者)通过问卷来调查抗洪人员接触洪水/沉积物与患病的关系,获得了比较明确的结论,在洪灾中接触洪水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。
257名参与抗洪抢险的专业人员中,有56人患病,占21.8%。抗洪抢险后所患疾病主要有:腹泻,54%;感冒/咽喉疼痛,45%;头痛,44%;过敏反应(流鼻涕、眼红、呼吸困难),25%;腹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京津冀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